| 學名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lolabis saira (Brevoort, 1875)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俗名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中) 山瑪魚;(英) Sanma, Pacific saury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分布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廣布於夏威夷以北之北太平洋,而以日本至阿拉斯加灣海域較多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形態特徵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體扁,背部幾乎成一直線。吻小而端位,上下頜短,並向前延伸而成尖喙狀。尾鰭明顯的深叉狀。背鰭軟條8-11,小離鰭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-7;臀鰭軟條10-14,小離鰭6-9。體背部及體側上方為暗灰青色,腹側則為銀白色,體側中央則有一銀藍色帶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棲息生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為外洋表層之季節性洄游魚種。但也可潛至深達 200公尺的水域。以浮游性甲殼動物動物魚卵及仔稚魚為主食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漁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雖然並非本省之重要經濟性魚種,但因價廉,大量由日本進口,故已為台灣常見之小型食用魚。以流刺網及焚寄網等漁法在夜間捕獲。全年皆產。通常以碳烤及油煎食用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體長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大可達35公分,通常為25-30公分。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 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|